-
首页
-
奇幻
-
《王妃13岁》
《王妃13岁》
温宇轩
39733万字
77061人读过
连载
从西藏回来已经半个月了,心还是停留在雪域灿烂的艳阳下。这是第三次入藏,专程去徒步了绝美的珠峰东坡。当坐在回京的火车上,伴着铁皮车厢的摇晃回忆起以往的林林总总时,却越发想念第一次进西藏时的时光。并不完美,但却深刻。有段日子了吧。那一年的一月,以雪中的大香格里拉拉开了一年间隔年背包浪迹的序幕,那么同样作为冬季的十一月,不如以雪中的西藏作为终结。 只身一个人,带着许许多多的情结来到西藏,然后一件一件地去偿愿,或者化解。在天之彼端旅行的日子里,实现了一些追逐了很久的愿望,也放弃了一些追逐了很久的愿望。在惊叹和喘息中,渐渐发现原来以西藏为终,不过是自己在固执地为自己的间隔年旅行圆一个完美主义的尾巴。那场旅行没有收获期望中的快乐,更多的时候是独坐在雪山湖泊前,淡淡地观望此生可能再也无法见到的那般深蓝的天空。孤独感,自始至终地笼罩。原来所谓喜马拉雅沙数的星空,即使看到了又能怎样。 此去经年,又走访过了好多地方。即使又两番再度回到过西藏,即使比第一次的西藏之旅更快乐的旅行已经不计其数,但是当年留在西藏的遗憾仍未尽弥补和偿还。我知道,总有一天,在那个令人冲动的大美天地,会补完我想要寻找的东西。 潜水良久,重新注册了新账号,也开始与大家分享分享。有一些户外经历,不过远不能和8264上众多大牛相比,感谢8264。犹豫着从哪个系列开始发,最后选了这个西藏之旅的专辑,虽然此中无甚户外徒步的情节,但西藏即使老掉牙的美景,也仍是我钟爱的。那时的相机是 Canon EOS 1000d + 18-55 的白菜入门机,许多视觉无法摄下,大家凑合看:) 间隔年的末尾,再度离开北京。走得仓促,如此地想要出发,于是就出发了。独行西藏前,虽然已经历次进入藏区(梅里、尼汝、亚丁),但对西藏究竟是怎样一番模样,仍是一无所知。每条进藏公路都想要走一趟,却在第一次,选择了最迫不及待的方式:飞机。在高原行驶的飞机与火车,大都因为高原清澈的空气而显得格外干净,这亦为我这个爱坐窗边的人提供了很多便利。从一马平川开始,渐有山脊褶皱。阳光被隔了几层的玻璃折射,散出彩虹般的光泽。 刹那间(其实昏睡良久矣……),便已经身处飘摇云海之上。这样的云海,不同于黄山那般飘逸的画风,而有着沧海桑田的磅礴大气。这已然是到了横断山脉之上了,我不停地窗外张望贡嘎的身影(后来才得知,原来贡嘎是要坐在左侧机位,我选在了右侧)。 右侧的机位,同样是美景无数。晴空之下,这一处峰群高耸云天,最高峰的雪山格外陡峻美丽。那是什么雪山?后来,一位朋友告诉我说:“翔子,你无意拍到的这张,是大名鼎鼎的四姑娘山,最高者,即为幺妹峰。” 谁又知,不久之后,我也已经徒步在贡嘎与四姑娘的山间。 转眼已至横断山脉的深处,脚下的沟壑显得异常壮阔,我几乎可以想象自己如若正穿越在那些绝壁林立的山峦中,会是如何一番窒息痴呆的模样。 横断山,从广义上来说也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在青藏高原东部过渡到云南、四川的地带,形成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平均海拔4000~5000米,许多山峰均已高过阿尔卑斯最高峰勃朗峰。横断山脉的最大特点不在于高耸的雪峰,而在于那飘缈不定的云海和森林,这是喜马拉雅后段所不具备的。因此,行走在梅里、贡嘎、四姑娘等著名大雪山中的人们,才总有如沐云端天堂的幸运。 飞机越过川西雪域的边境,带着我第一次进入西藏。从这里开始,我几乎是一直痴傻于那些美丽的雪峰与冰川。 雪山见过走过无数,以往坐飞机上也见过诸多带雪的山脉,然而这般大气的光景,就如同亲身经历着BBC纪录片中地球奇观的视角。 不觉间,已经飞临喜马拉雅东段的高空。云海在这时渐渐变疏变少,嶙峋的山峰却越发稠密。这些脚下的雪山,随便一座都是令人仰上的高度和气度,此刻却皆在眼内。我越发感觉到,飞临西藏,同公路进藏一样,又何尝不是一种特殊的极致体验。 东念青的附近,应该是以林芝地区为主的山脉。方时,我仍然只识得万般向往的南迦巴瓦。那传说中的一矛穿天的神峰,这一次又能否得见?(后来又听闻,原来看南迦巴瓦也是要坐在左边的窗子,我勒个去…… ) 虽然已有若干次步于冰川的经历,但以这样的视角同时遍览数条几十公里的大冰川仍是第一次,仿佛跳下去,便能跌在软软的雪中。这一座陡峭的雪峰,让我想起了曾经见过的梅里航拍的照片,这样厚的积雪与冰川,如果用脚攀登、抬头仰视会是怎样的震撼?(在8264上见过几位攀登8000、7000米级雪山的大神作品,被撼得魂飞魄散) 这是真正的喜马拉雅。窗外不时飞过苍劲高耸的雪山主峰,我不住地猜测着它们的海拔,它们的名字,它们的传说。语言是苍白的。只是一个雪山怀抱中的海子,便能令我动容。 浩浩荡荡的一派雪峰骤然暂时过去了,山脉变得较为平缓。我知道拉萨不远了。北面的天际,突然高耸着一排连天的雪山,那应该就是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天湖纳木错,就静静地躺在那片神圣的洁白之下。好,雪山的航拍就到这里。我是幸运的,这一次的航程赶上了很好的天气,把喜马拉雅的壮丽看得如此通透。 雅鲁藏布江,竟然真的是像大地血脉般的抽象画,冲积着沙化的土地。我有些激动,这样的河流,在洪荒的天之彼端,代表着生命。 即将飞抵拉萨时,飞机的高度已经降低到与四周的山峦相仿。大江小河,织成密密的河网,在没有植被的彩色土地上蜿蜒。 雅鲁藏布江共有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帕隆藏布五大支流。于是,不久后便是拉萨河。 带着与雅鲁藏布如出一辙的壮阔,拉萨河一路奔走。冬季的河岸,仍有稀疏的绿意。 当飞机降落在拉萨机场的一刹,心情反而平静下来。领取拖运的大背包(75L),坐上机场大巴。方才万米高空的大片仍然萦绕脑中,转眼间却身至清澈碧蓝的拉萨河畔。 映着天空,西藏的河流呈现着极为深沉幽雅的蓝色。拉萨的贡嘎机场距离市区非常之远。我倚着车窗,渐觉睡意袭来。 半梦半醒间,听到拉萨的机场大巴上放的竟然是“北京欢迎你”,不禁想晕倒。布达拉初见,是在进入拉萨市的大客车上。迷糊的我猛一睁眼,心想着“到哪儿了”,只见窗外一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巨大建筑赫然屹立。竟然已经是布达拉宫了!车转眼间驰过,然后停在了布宫旁的终点旅游集散中心。背上大大的登山包,沿着布宫的侧面一路步行到正面,我的眼睛却不离圣殿分毫。谁还来得及顾上背后的重量?这向往了多久的西藏,直到布宫现于眼前的一刹,才算是真正到达的明证啊!布达拉宫,原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也没有想象中那样不可接近。但这澄蓝如洗的天空,和布宫前的步道排成一排不停叩拜的藏民,让我明白了这样一种宫殿名副其实的显赫地位。北京路上的车量不多,耳朵很清静,但脑中却似乎已经回转起藏式的旋律。原来我终于独自来到西藏了,早就可以动身,却要留待最后。万千的思绪,在那一刻涌上心头,最后什么也理不清。我习惯性地拿出地图,然后沿着北京路一路向东走去,那是大小昭寺的方向,但此时更重要的,是找好宿地。 如果以布达拉宫广场比做天安门广场,那么拉萨的北京路类似于北京的长安街。在北京中路与东路上,有着若干连续的背包客旅店,例如亚宾馆(Yak),吉日宾馆,八郎学旅馆,以及东措青年旅舍等。即使是在西藏不甚太平的年份,且在游客较少的冬季,许多小宾馆的接待仍是有些漫不经心。当然,这里不同大城市。背着大包(露营装备都带全了)在北京东路上挨家挨户地找,比较了几家背包客旅舍后,我最后下榻于Yak宾馆,记得是30一个床位。那个八个床位的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其余的是美国人,德国人,加拿大人,俄罗斯人,英国人,日本人,和一个不知明细的东欧人。大家都是独行侠,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我只和一个老美聊得较多,从他那大嘴里也八卦出其他室友的一些消息。我本想着有否可以同行阿里的家伙,但记得当时突然忘了阿里怎么说 -_-,于是pity了一番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后来才想起来,这个老美说的就是要去Mount.kailash(冈底斯山,冈仁波齐)……冬天的气候很恶劣,加上游人稀少的那一年,拉萨的旅游店铺已经处处关门大吉。暴雪频至的路况,使得搭车到处跑也变得不现实,何况刚刚从大香格里拉的尼汝至亚丁徒步穿越回来,巴不得还是轻松一点。于是放下包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各个临近的背包客旅舍的“捡人板”上写上“找伴去阿里”。图为东措青年旅舍的小花灯。 卸重后,可以轻松地感受一下拉萨市井的气息。没有一丁点游客的季节,店铺基本上关得差不多了。于是……既“北京欢迎你”之后,在拉萨的街巷里碰到的第一个摊子竟然是一个新疆人开的果仁果脯摊……真是很崩溃,哈哈。 拉萨并不大,不久便能沿着北京路走到市中心的广场。布达拉宫像紫禁城一样地位于大街北岸,坐北朝南地面对布达拉广场。广场上有几个人工的池塘,可以看到非常美丽的布宫倒影。在深蓝的天空下,布达拉宫双影对镜,冬季的枯枝与金黄的杨柳在渐欲倾斜的阳光下相互映衬,壮观与恬美于是找到了最佳的平衡。 我在空旷的广场上慢慢地散着步,或坐着发呆,同时让情绪渐渐认识到自己的所在,西藏。广场很空旷,没有游客的喧哗,偶有头顶的杨柳叶飘落在水面,激起几片涟漪。对云南迪庆,我已经熟悉得不能太熟悉,但对西藏,我一无所知。要去些什么地方,不清楚,能够去些什么地方,也不清楚。当时,只有一个名字,深深记在脑中:阿里。 直至黄昏将至,我开始感到饥肠辘辘…… (鄙人也是吃货一枚)布宫正对的这片广场,就像一个小型的天安门广场,空旷而干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蓝天下格外鲜艳。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亦是显得格外庄严。 人行道旁铺满落叶,走在一旁的红色砖墙,仿佛时空错乱地回到了东西天安门的走廊。 不同的是,环绕拉萨的四周的山峦(尤其是北向的一侧),全都覆上了白白的冬雪。上一次看到这样的山型,还是在前不久的稻城。熟悉的光景,更进一步地诠释着属于西藏的风情。 广场的花坛,冬季的拉萨仍然残留着秋季的色彩。([
最新章节:
第521章
刘亦菲
(
2024-10-09 03:47:15)
更新时间:
2024-10-09 06:04:45
林于婷
一直。自己都是一个倾听者。只看。不发言。也没有分享。每次。也在关注西藏的帖子。最近。似乎西藏热门了起来。所以。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下。西藏。是值得一去再去之地。前后三次进藏。。。 08年6月中去。8月初回。历时50多天。大概花费6000多。 09年8月初去。10月初回。历时接近2两个月。大概花费5000多。 10年6月初去。八月中回。历时70多天。大概花费6000多。(包括在尼泊尔待的半个月)不知道这样的花费算不算穷游。但感觉比很多人花的少了。首先声明哦。。。相片不加任何处理。像素可能有所调整。我只是业余玩家。有些相片或许角度不是那么好。还希望不要批判。。。还有。更新时间可能不定时。而且。可能三次进藏相片穿插着发。还望见谅。。。 先来几张不一样的布宫吧。。。夜幕下的布宫。。。美吧?近景也来一张。。。白天阳光下的布宫,大家也见多了。。。灯光下的布宫,想必大家也是见的不少。。。有倒影的布宫,也还不赖吧?不好意思,各位,昨晚还不知道我的帖子通过审核了。。。见谅啊。。。一直以来。很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旅行?为什么一直往西藏跑?因为。只有在路上。我才是我自己。只有在路上。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因为。西藏。是我心中一直以来的梦。因为。西藏。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风景。其实。我是一个看不懂自己的人。所以。我需要不停的行走。不断的寻找自己。发现自己。从而了解自己。而且。路上的我会显得特别快乐。不管是多苦。还是多累。但心是快乐的。这样。就够了。不是吗?这样的快乐保质期有多久?我想。在路上多久。就会一直保鲜多久。。。 三次进藏。。。统一的都是火车进去。。。08年。青藏进去。新藏出来顺带玩了新疆。09年。青藏进去。滇藏出来顺带玩了云南。10年。青藏进去。中尼公路抵达了尼泊尔。欠缺。骑行或是徒步川藏还在我的计划中。我想。只要我想。就能完成最美的川藏行。你期待。我也一样。。。废话多了。再上几张火车上经历的“四季”吧。有点虚了。。。嘻嘻。将就下。。。还是绿色的一片。。。轨道上开始堆积雪。。。就连食品也开始高反了。。。嘻嘻。。。不知道要从哪写起了。。。吃个中饭先。。。或许。会从记忆最深刻的墨脱写起。。。哈哈。。。没啥攻略的哦。。。倒是可以把走的路线还有花费写进去滴。。。等等啊。。。好歹让我吃个饱饭嘛。。。徒步墨脱(不知道算不算攻略,简单的介绍下) 徒步前:墨脱的总体费用1000多点。 拉萨--八一(车费100元) 八一--派乡(车费50元,门票150元,据说可在离派乡最近的村子下车,淌水逃票,但我们失败了。或者在八一吃完晚饭之后包车前往,晚上不收门票。我们最后是光明正大大摇大摆的正门进去,逃票成功),约4小时车程。D1派乡--松林口(公路的终点站,坐当地的大卡车,车费约30元,1小时车程)--多雄拉山口(3个多小时徒步)--拉格(4个多小时徒步)。约38公里,约8小时。(拉格有3间客栈,可住宿。一晚上30元。 D2:拉格--大岩洞--汗密。约35公里,约8-10个小时。烂泥路,泥里有坚硬石头,极其硌脚,军胶鞋在这里略显底薄。汗密也有几间客栈供住宿。一晚30元。 D3:汗密--阿尼桥--背崩乡。约34公里,这天行程需12个小时。山路陡峭,不少路沿悬崖前进,要格外小心。在解放大桥边境检查站严格检查边境证,此处不许拍摄大桥。背崩很多住宿的地方。价格也在30以内。 D4:背崩乡--墨脱。约35公里,需要9-10小时,较前几天路途平缓些,全是小山道。墨脱可住鱼庄,驴友的聚集地。 20-30元一晚。D5-D6:墨脱休整了两天。(可休息一天,也可不休息,墨脱的吃稍微贵点,但可理解)D7:墨脱--108K。(季节好可以搭车出去,但我们去的是雨季,需要用走的。108K有两间客栈,价格在15-20那样。)D8:108K--墨脱 。当时徒步到93K的地方就可以通车了,后来直接搭车到了波密。关于去墨脱(雨季)所要带的东西:要走那么多天的路,尽量减轻包的重量,多余的东西一样不要带(体力充沛者除外,嘻嘻)雨衣(翻多雄拉一般都会碰上下雨或是下雪),背包防雨罩,密封或普通塑料袋(下雨的时候用处很大),帽子,无缝头巾(关键时刻用处很多),鞋子(一双足已,即使湿透了,沿路客栈都有火可以烤干,带双轻便拖鞋很方便,切忌,最好还是登山鞋,不要轻信那些是穿胶鞋走墨脱的人,除非你真的比较强),外套(防水面料的,冲锋衣最好),袜子,换洗内衣若干,个人洗漱用品(基础护肤和防晒霜即可,没必要什么保养品都带),药品(除个人必须药品外,以带防治蚊虫叮咬和治跌打损伤的药为主,感冒药、防暑药和消炎药也必须带),食物(至少带够4天的,虽然沿路客栈都有供应,但为了省钱,还是背上好,当然,不在乎钱的可以少带),太阳镜,笔和记事本,烟,打火机,小手电,小军dao,湿巾,纸巾,红参,医用胶布(贴脚掌,可减少水泡的出现。嘻嘻。。。其实也可以用女生的卫生巾放在鞋里,用处很好哦)。 墨脱的今年6月走的。。。赶最后的末班车去墨脱。。。写于徒步墨脱前。。。墨脱。找寻隐秘的莲花。好像说。与世隔绝的墨脱即将通车。伴随着骑车发动机的轰隆声。隐秘莲花的最后面纱也将缓缓揭开。从此。再没有纯粹的风土。从此。也再没有所谓的隐秘的莲花。无论如何。我都要赶上最后那一线光芒。错过。就是一辈子。错过。将是永远。 看着藏式的房屋。朝圣的人们。心中有着无限的期待。这不是对于一个城市的期待。而是对于一段旅程的期待。我并未想过会经历墨脱的旅程。如果这是一种注定。我感谢上天的安排。感谢在拉萨认识的那些朋友。是他们。说墨脱归来不言路。是他们。说墨脱是眼睛的天堂。是他们。说墨脱是肉体心灵与地狱的交融。如果没有他们。我不会想去墨脱。如果没有他们。我不会有勇气徒步墨脱。墨脱。不会再遥远。 墨脱。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江边。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要代表。北有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南有海拔仅200米的巴昔卡村。整体地形以南迦巴瓦峰为支点。以雅鲁藏布江为中线环绕切割。形成陡峭深邃的峡谷。被世界公认为第一大峡谷。 墨脱充满着神秘的色调。它有零下20度寒风飕飕的冰川峭壁和33.8度高温下桫椤摇曳的原始丛林。有咆哮如雷的雅鲁藏布江水。潺潺栩栩。清澈剔透的瀑布溪流。又有羚牛嬉斗的草甸湿地。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和鸟语花香的幽香曲径。在那里还有木楼炊烟。稻谷飘香。黄酒当餐的门巴。珞巴族和藏族人文景观。这些都给人们以香格里拉的感受。年仅不足五个月的开山期。以至形成“桃花源”式的“孤岛”格局。 墨脱。这个西藏的最后秘境。自然的世外桃源。野外旅行者的天堂。徒步墨脱。需要翻越了两座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还需要穿过浓密的原始森林。走过蚂蟥区。度过惊魂夜。几天的行程。会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疲劳。饥饿。恐惧。危险。也一样样会接踵而来。我想。勇气是绝对的需要。 其实。我不知道下一刻将要面临什么。在自然的面前。我也不知道自己会怎样的软弱无力。还是怎样的忍耐坚强。或许。正因为这种艰难。才吸引我走向墨脱。走向这个最隐秘的莲花圣地。墨脱。会成为我终生难忘的经历。一定会的。或许。在接下来的这个六月。我所经历的或许是生死墨脱的过程。 期待着。。。 徒步墨脱。六省联合纵队的成立。真正想走墨脱。是09年才开始有的念想。或许。是他们的游记写的过于精彩。或许。是自己中毒太深。总之。自己再一次的进藏。再一次直奔拉萨而去。甚至。没做任何的准备运动。听说。很多人都是准备个一两年才敢走的。我。真的把生命放在了路上。现在想想。还真的过于冲动了。很多事情。其实。还是要考虑清楚的。没抵达拉萨之前。压根不想约伴。我不是喜欢一个人行走。更不是想一个人完成墨脱。我只是。不喜欢胡言乱语的人。讨厌被放鸽子的感觉。大鹏。郑州人。是第一个说要一起走墨脱的人。蚂蚁。湖南人。是第二个。当他说要加入墨脱之行时。我很直接的跟他说。我不喜欢约伴。不喜欢人家放鸽子。他也理解。说墨脱势在必行。罢罢罢。那就一起上路。风车。郑州人。是大鹏在网上约的他的同城驴。特冲动的一家伙。在没有听说过墨脱这个字眼的情况下。买了拉萨的火车票直奔而来。小皮。大坤。黑龙江人。是跟我同一天抵达拉萨的。我们曾经在网上聊过。但几乎没聊几句。拉萨见面之后。由于小皮的高反。他们不是很肯定能走。只剩。我。大鹏。蚂蚁。风车。路上的不可预见太多。那就再约多几个人吧。跟大鹏在各青年旅舍寻找去墨脱的帖子。但是。去墨脱的人实在是少。几乎就没什么召集帖。终于。还是在东措发现一帖子说要走墨脱。联系之后。那边三人。太阳以西。安徽人。特坚强的一家伙。第二天开始脚就扭伤。还是坚持走完墨脱。漂泊。江西人。还真应了那名字。到处飘的家伙。袋子。湖南人。他说的。永远要第一。上山是倒数第一。下山却总是在最前面。后来。小皮。大坤还是决定一起走。就这样。一行九人算组成了一个队伍。后来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六省联合纵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就我们几个啦。。。给大家介绍介绍:左起:小皮、大坤、蚂蚁、我、漂泊、袋子、风车、太阳以西(小张)、大鹏。 嘻嘻。。。看到了吗?在派乡兄弟饭店有我们像“菜牌”一样的名哦。。。 徒步墨脱。逃票。有惊无险。计划淌水过河逃票的我们已经在行动。。。我跟小皮两女孩做了游击队先锋。这群男人静等“偷渡”。。。早就对逃票攻略摸了个透。队伍商量之下。我们选择淌水过河逃票。我跟小皮。两女同志作为先锋队员打头阵。兄弟客栈的老板人很好。也淌水过来接我们。甚为感动。后来用他们的话来说。两女游击队员(我跟小皮)。脱下冲锋衣。脱了鞋子。远远的跟上老板。慢慢的淌水过去。那水。那雪山融下来的冰河水。那叫一个凉。凉的刺骨。凉的心寒。不行不行。真的太凉了。站在河中央。压根抬不动那双腿。痛了。真的刺痛。没办法。谁让我们是先锋队呢。怎么样都得往下走。后来。跟小皮。两人手拉手。一步一步朝前迈。终于。过来了。我们到达对岸了。YE。我们成功了。那叫一个兴奋。 可是。远远的。怎么感觉上面有人死盯着我们。路人。希望是。过来了。过来了。可惜不是路人。一过来就跟我们要票。惨了惨了。第一次淌水。失败。 经历了刺骨痛的我们。怎么样都不想再淌水回去跟大家会合了。决定上去买票。瞎晃悠了一圈。感觉已没人盯住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又准备混一次。运气可真背。咱又被抓了。好了。我们还是决定不买票。大不了咱出去晃晃。第二次逃票。失败。 两人无所事事的在青稞地里转悠了一圈。最后也跟他们会合上了。跟在我们后面。也曾淌水的漂泊。袋子也经历了刺骨的凉水。跟我们统一意见。不再淌水。决定买票进去。咦。怎么门口好像没人。赶紧的。我们一个一个小心翼翼的往前走。生怕惊动了守门人。真好真好。我们大伙都安全进来了。没花一分门票。咱从门口走进来了。哈哈。终于成功。逃票万岁。 徒步墨脱。D1 派乡--拉格 38KM(1)在兄弟饭店再吃一个早餐。我们即将出发。。。期待已久的墨脱之路终于要拉开帷幕了。。。大皮卡上的我们也显得异常兴奋。。。大皮卡把我们拉到这里。。。接着我们的徒步之路开始啦。。。一直的碎石路的确很磨脚。。。记得哦。最好别穿胶鞋。这样的路磨不了多久。泡泡铁定跟你粘的死死的。。。终于向上迈近了一大步。齐齐举“杖”庆贺。。。雪地里迈啊迈。。。又下起了不知道是雨还是雪的东西。。。抵达垭口啦。纪念纪念。。。 雪地里吃馒头的漂泊。。。 一觉醒来。大家都很兴奋。吃过老板娘给我们准备的馒头稀饭早餐。我们终于开始了徒步墨脱的行程。卡车在盘旋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坐稳的。PP颠成怎样已经不重要。感觉没被甩出去就是一种幸福。到达松林口。这里是派乡进墨脱的公路终点站。下车时天气挺好。我们先于墨脱当地人出发了。因为我们要赶在12点之前翻越多雄拉山口。否则。下午山上起雾。这样极容易迷路。一上午。全是上山的路。在高原上爬山是一件痛苦的事。而且6月的多雄拉山上还全部是雪。路很滑。乱石路加上海拔的原因。会很喘气。也很吃力。同行的漂泊。还有袋子。或许是年纪稍长了点。对于他们。更是吃力。慢慢的。他们落到了队伍的后面。还好。我们队伍一直强调的团队精神。小张(太阳以西)做收尾工作。而且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了。他一直都坚持这样。很是有责任心。走在前面的我们。也时不时的停下脚步。尽量不让队伍拉的太长太远。没走过雪地的我。对我来说。过雪山是件难事。也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平衡感不是很好。好不容易爬上雪地的我。一个不小心。又滑了下来。那个沮丧啊。。。还得重新爬。还好。滑下的距离不是很远。之后。我尽量的让登山杖插的牢牢的。这样。打滑的几率下降了很多。变天了。山上下起了不知道是雨还是雪的东西。感觉有点冷。赶紧的从包里掏出抓绒穿上。雨衣是有的。但却不想穿。穿上雨衣感觉透不了气。闷的很。随着海拔的升高。加上风雨交加。温度越来越低。虽然上山过程中会出汗。可是只要一立足。马上就感觉到刺骨的寒意。无法抵挡。好不容易。终于还是抵达山口。终于不用爬坡了。真叫一个开心。尤其是袋子。他说。“我下山是很快的”。的确。后来的下山途中。他一路打先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无论怎样。我都要做第一。不管是顺数还是倒数。”抵达山口已经是12点多了。大家都感觉饿了。是吃午餐的时候了。有兄弟客栈的老板娘给我们准备的馒头。那真叫一个幸福。这样。我们就能省去煮饭时间。尽快的到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拉格。山口风大。不适合停留。找了个避风位置。开餐了。那个时候第一次觉得。馒头也挺好吃的。哈哈。过山口以后即是下山路。下山好像更容易打滑。小心翼翼的走着。可是。这速度好像有点慢了。后来。漂泊在后面开始滑了下来。还一个劲的喊过瘾。我也试试。坐在雪地里开始滑起来。滑了一小段。不行。不能再继续下去。PP太冰凉了。而且裤子好像湿掉了。罢罢罢。还是老老实实的走吧。路呢?怎么没路了?在四周都查看之后。我们确定。我们迷路了。这可如何是好。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出现了。是要等待后面的墨脱当地人吗。可是。他们也不一定会到这附近。大家商量之下。决定往回走走看。我们找马蛋蛋吧。跟着马蛋蛋走。肯定不会错的。之前我们都是跟垃圾走。有时垃圾袋是会被风吹的。最可靠的还是跟着马蛋蛋走。终于。我们找到了路。是的。我们还是有神的庇佑的。感谢上天。待续。。。有些觉得挺有意思的,发来分享分享。。。虔诚的等待南迦巴瓦的出现。。。耶。。。虽然是暂露头角,但似乎对我们也很厚道了。。。就算是强人风车大哥,也在艰难的攀爬。。。这样的路,想不湿脚都难吧?就算很累,气也还在大口的喘着,就算拄着拐杖也要来一张。。。哈哈。。。这样磨脚的石头路何时是个尽头呢。。。山上的花儿为谁开又为谁败?漫山遍野的花儿只等你来采摘。。。雪地里艰难行走的我。。。远处的小皮脚都陷冰里了,我们却还在一边摆POSE。。。嘻嘻。不应该。。。也不管是雪地还是什么了。只要能坐就好。。。迷路的我们。。。东南西北。。。该往哪走。。。还是体力好的风车大哥去帮我们找路去了。。。下山路却也并不好走。。。注:由于又是雨又是雾的,相机都被蒙上了一层雾气。。。照片都蒙蒙的,见谅哈。。。嘻嘻。。。等等。。。要找相片,还得压缩,再上传。。。麻烦嘻嘻。。。等等。。。要找相片,还得压缩,再上传。。。麻烦嘻嘻。。。等等。。。要找相片,还得压缩,再上传。。。麻烦就算是在山上,也要弄点热腾腾的东西暖下胃。。。开饭咯。。。吃饱喝足。。。继续下山路。。。路上的小瀑布特别多,也特别美。。。 徒步墨脱。D1 派乡--拉格 38KM(2) 走完雪地时。当地人赶上了我们。他们告诉我们。前面没有什么岔路。三个多小时就能到拉格了。这时的我们。又饿了。在山口吃的那点馒头。根本就维持不了多久。一个小小的馒头。既要维持能量。又要维持热量。能撑到这里也实属不易了。反正就剩三小时了。大家商量之下。又决定开餐了。这次。我们把锅瓢一掏。开始了这路上的第一次煮面。或许是因为我们人多锅少(9人3锅)。或许是因为高原地带。总之。煮面加吃面。我们耗掉了一个多小时。 吃饱喝足的我们。开始了非常难走的松动乱石路。因为下雨。路几乎是泡在水里的。经过一个瀑布以后鞋子就已经全湿了。本以为过完山口就是痛苦的终结。没想到。最痛苦的路才刚刚开始。 我跟在袋子后面。是队伍的第二个。看袋子顺利的经过了第一个瀑布。我也学着他。小心翼翼的踩在那些松动的石头上。经过瀑布中间时。一块松动的石头差点让我掉进悬崖。我吓坏了。赶紧的往另一边挪动我的身体。感谢上天。没让我往那边倾斜。后来。小皮直接踏水过来了。还教训了我一通。说我不应该踩那些松动的石头。反正鞋子肯定会湿的。不如直接踏水过去。这样安全系数大很多很多。我接受了。之后经过那些危险时。我都尽量的让自己安全。路上的不可预见太多太多。对自己负责。对团队负责。必须让自己尽量的安全。 之后一路上都是瀑布群。特别漂亮。 可是不是说三个小时的路程吗?我们都走了三个多小时了。怎么感觉前路还是漫漫呢。难道是我们走的太慢。 下午6点多。我们终于拖着累极了的身体看到几个木棚。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终点站--拉格了。攻略上说的6个多小时的路程。除去吃饭时间。我们竟然走了8个多小时。看来。明天是要加快步伐了。 到达客栈。也就意味着可以换上干爽的衣裤。有火烤。湿了的衣裤和鞋袜可以烤干。还有热水喝。有食物吃。可是。一个简单的晚餐需要50元。算了。还是吃面吧。自己煮面吃。在这样的环境下。有这些就仿佛到了天堂。其他的一切都不再有意义。我们需求的如此原始且简单。 拿出所有的湿衣服过来烤。围着火堆谈天说地。我感觉如此幸福且满足。躺到客栈的简易床上我睡的特别沉。一夜无梦。 而明天。等待我们的。会是怎样艰难的路途呢。 待续。。。 ([]
李淑琦
第一张一定是要毒片才行。重庆味客栈院子的花朵(加都泰米尔) 靓仔大叔额 local bus 到ACT起点途中,全天12个小时车程。半路下车等行李的MM买个咖喱炒饭吃,坐了九个小时车了。 下车等行李的MM买个咖喱炒饭吃,坐了九个小时车了。她的饭勺是一块纸壳! 做咖喱炒饭的大叔,不用怕城管! 进山开始第一天,各种美景。。 耶稣光迎接我的ACT第一天。。 ACT海拔3000以下基本都是机耕路。。 第一个藏式小村庄,我的向导先让他露个背影给大家 海拔3000以下最主要的摄影对象就是瀑布,你可以各种构图,各种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猛练技术。瀑布 到了比哈司撒(ACT 的徒步起点) 空楼空楼 藏族小村庄是ACT路上最多人文摄影地点。。 海拔三千以下主要拍摄瀑布,各种快门优先光圈优先练习吧。。 这是悬崖对面的蜂巢。瀑布,简写为pbpbpbpbpb([]
傅紫玲
07年我走滇藏线回丽江,在德钦客栈的房间遇一姑娘聊的甚为开心,我们互留电话,地址。原来她是雨崩的支教老师刘一村,湖南师范大学毕业便申请来到了雨崩村,因为怕父母担心,始终没有告诉他们自己在哪里工作,只是每个月出去在西当村打一个电话给父母报平安。但说实在的,当时我对支教还没一个明确的概念。 08年,我在丽江上班,一村放寒假来看我。多日不见,自是分外高兴。临走,再三邀请我有空去雨崩做客,到时管吃管住。雨崩,离梅里雪山最近的一个村庄,但当时因为有事一直未能成行。 09年底我重回丽江,想着有空去看看一村,快两年没见了,不知她过的怎样?可是打电话,手机停机,坐机也不通。这丫头怎么了,不会出啥事了吧!难道不在雨崩,不可能啊!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还是出发了。 香格里拉,德钦,西当一路过来。到西当是下午五点多,原本想直接徒步进雨崩,但司机说太晚了,不安全,无奈在西当住一晚。要见梅里雪山,还真的不容易!~~ 住阿布家的绒客栈,2层是客房,有几个2人间和一个4人间,每床20。院子一角是洗漱和淋浴的地方,太阳能热水器,晴天水温还很热,但阴雨季节就热不起来了。房间没有电热毯,床单被罩一人一换,内有电源接线板,进雨崩之前可以把各种电器充好电。手机在这有信号。 一般进雨崩的司机都住在这里,因为进山2天,所以司机和车辆在此地休息。这也方便了自由行的散客可以租车往返于西当和飞来寺、德钦了。进山时阿布还介绍,若是出山时想租车,可电话提前约定,从西当温泉到飞来寺每车120元,若赶时间也可以从西当直接送到丽江,每车550元。(价格会根据天气以及车型等情况上下浮动) 很多家都挂红旗,晚上聊天得知,普通藏民还是很感谢***的,他们说去年拉萨闹事时,德钦仅仅去了几个喇嘛。只有喇嘛和贵族想恢到过去的政教合一的那种旧制度,广大藏民是不愿意的。 从阿布家包车60元到达西当温泉,若步行大概需要2-3个小时。然后正式开始徒步,一路景色还是很不错的。 从西藏那曲来梅里朝圣的一家五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着五岁的小女孩。很难想象他们这一路的风餐露宿。我把随身带的乳酸菌饮料给了小女孩,很多游客也纷纷把吃的东西拿出来。 阳光下还是相当的温暖,走不久就觉得好热,干脆拖下外套。一路遇到好多从雨崩出来的驴友,徒步的,骑骡子的(马与驴的杂交种,据说耐力比较好,适合走山路)。 看到一大片经幡,我想垭口应该到了。沿着经幡继续走了几百米,终于到达本次徒步的最高点,据说是海拔3,900米的那宗垭口,垭口方圆百米范围内都是密密麻麻的经幡。接下来都是下坡路了,应该会比较好走些。 最悬的是,据同行的北京大姐说,她看到有位藏族老人在挂经幡,就上前拍了张照。结果一看,屏幕上竟什么也没有显示。天哪,不会是因此冒犯了神山,挂经幡时不能拍照,好象没这个忌讳吧!她赶紧向神山祈祷,我则安慰她,没事的,不知者无罪。 神秘的梅里。。。 垭口有个休息站,一般雨崩和西当的骡子在这交接,若两边都有上下山的客人,那么两边都在此进行交接,费用付给上山的马夫就行了。租马时,大家都希望租到垭口,否则若对方村子那边没客人,有时还要再空返一趟。旺季时,西当村70户人家大约170匹骡马每天都要跑至少3个来回,骡子非常疲惫,累到极点的骡子即使用鞭抽也不走动。但好像村里有规定只要有需求就必须出马。 垭口的阳光非常的灿烂,坐在那里边晒太阳,边看着前方的雪山,真是一大享受。 神女峰,又叫缅茨姆峰,意为大海神女,位于卡瓦格博峰南侧。传说是卡瓦格博的妻子。卡瓦格博随格萨尔王远征恶罗海国,恶罗海国想蒙蔽他们,将面茨姆假意许配给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与面茨姆互相倾心,永不分离。 缅茨姆,线条优美,气质若兰。给人一种无以言说的美感,一种震憾心霏的灵气。右边是五冠峰 不过照片角度不太好 终于看到了下雨崩,就这么稀稀疏疏十来户人家,感觉很安静。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不去天堂,就去雨崩? 32# kkk8926897 我是12月10号出来的,前几天确实下雪了,还下的不小。一直在想,要怎样写这篇游记,要怎样描述一村,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回来后几个月里,我都迟迟一直没有动笔。最终决定还是写这篇游记,反映一个真实的支教老师。穿过村口的检票的房子,直奔学校。据说学校就是那座蓝色屋顶的房子,看上去很不错。长发披肩,手里拿着个脸盆,一个姑娘从门里面出来。我拉下面罩,“一村”。她一看,“姐,你怎么来了。”进去后,生火烧水,多日不见,当然有很多话要说。。。 这位小朋友今年3岁,是一村刚来雨崩那年生的。现在还没正式开始上学,但是普通话说的非常好。他平时没事喜欢到学校来玩,也特别喜欢跟一村在一起。闲时大家会逗他,“你是谁的宝宝呀?”“老师宝宝。”他回答的可快了。 云南政府的规定是只负责完小的费用,雨崩这样的学校因为学生少而不投入任何资金和资助。所以学校的课桌凳子都是就地取材做的,其他书本,文具等所有一切设施是游人捐赠的。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是一村前面一任志愿者发的帖子: 到雨崩支教一年 完全义务 你愿意吗? 多大的能力承受多大的责任——写在招募义教之前的话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是我在云南当了半年义教才能体悟到的。我选择去当义教,是为了一个青春的梦想,从小受过的教育告诉我:“助人为乐之本”,我喜欢那种真正帮助他人后所产生的精神愉悦和自我满足感,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真实地存在着无私的爱,人与人之间需要关怀,当然我很喜欢孩子,喜欢简单的生活。 但在支教的半年中我很困惑,我能做什么,我帮到了什么,我改变了什么?当初我满怀激情,带着都市人的优越感进驻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藏族区,我给自己定下目:要做一只改变一群狼的羊,而不是一只被狼改变的羊。落后的山区,大半文盲的村民,重寺庙轻学校,急功近利发展旅游,拔刀子解决纠纷,在我眼里,他们确实是一群需要改变的狼。 可是当我一次次教不好学生,无法考出满意的分数;当游客捐赠的文具免费派发,反而让学生无知地浪费;当我想带一年级学生出来考试,遭到家长的联手反对;当我提出由村民出资请一个专业的老师,得不到任何回应。我开始反省:流动的义教对孩子的意义有多大,我们的善心是否反而使接受者产生依赖或堕落。 我带着这种困惑,没能实现目的自责出山,没有留下来继续支教。重返繁华的都市,我的困惑犹在,我能做什么,我能帮到什么,我改变了什么?很多朋友认为这是教育体制的问,应该由政府来解决,依靠个人的力量根本是杯水车薪。甚至认为我与其浪费半年的时间在那里,不如拿一笔钱来捐助给学校。是的,是的,中国的教育制度确实需要完善,找老师应该是政府的事,捐助学校应该是富豪们做的慈善事业,但在抱怨政府和制度的同时,你做了什么,在你的能力范围内? 我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但我有能力花上半年时间去当一个完全义务的老师,以弥补落后山区师资的不足;我也没有足够的钱捐一所希望小学,但我以一个老师的威信,让学生在接受馈赠时,既懂得感恩,又懂得自尊自强;我没有能力让学生考出高分,但我倾注了所有的耐心教他们各种知识和人生道理;我没有能力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但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子,鼓舞他们走出大山,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的命运;我没有能力改变村民依赖外界捐助的懒惰心理,但我决不因此放弃助人的信念。 “有多大的能力承受多大的责任”,当我不再把义教当成一剂救世的良药,不再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别人命运时,我不再困惑,因为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只能做到这些,而我很负责地做到了这些。接下去,我能做的是为学生找到一位有能力,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延续这根爱心接力棒。 一年之内没有任何报酬,没有任何政府组织的支持,除了食宿,所有费用自己承担;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只是一种责任,一种爱心,去帮助一群落后地区的学生,你有能力吗,你愿意吗,如果你有能力,你也愿意,请告诉我。 招募云南雨崩义教要求 地处云南省西北地区的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西当村雨崩公社,为藏族区,坐落于梅里雪山腹地的山谷中,这里四面绕山,不通公路,出入雨崩必须徒步或者骑马翻越海拔三四千米的大山,行程为五六小时。目前雨崩不通电,没有手机信号,不能上网,但每家都有卫星电话,可以接收外界来电,打长途比较贵,4元/分钟。每家每户买了发电机,水利发电,灯光不亮,但可以看电视,用电脑。村里的条件比较简陋,但景色很好,经常有游客徒步进山。雨崩村共有34户人家,150多名村民,雨崩小学为村小,行政上隶属于西当村完小,雨崩学生到西当完小就读须寄宿,低龄学童无法寄宿,先在雨崩小学读到三年级再转入完小。雨崩小学设有一到三年级,隔年招生,每年大概有十几个学生。 考虑到老师流动性太大,对学生的教学不利,这次招募义教任期为一年,对于义教有一些基本要求:首先要有耐心和爱心,因雨崩学生从小讲藏语,相对于城里的小孩,他们学习汉语犹如学外语,学习基础薄弱,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反复教导。 雨崩条件很简陋,义教又没有薪水,所以不考虑没有经济基础的应届毕业生或在读大学生,需要有教学工作经验,或所学专业为师范类的,年龄在26岁以上,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未婚人士,男女不限。 要有责任心,雨崩的义教属民间自发,没有政府资助,也没有太多的合同约束,但是既然选择了去当义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其他准备,面对各种挑战,不能中途而废。 最后请报名者谨慎考虑的是,请一定要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去做,一年内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济条件承受?你的家人是否同意?在偏僻的山区,除了要应对落后的自然条件,还有无人沟通甚至不为人所理解的苦闷,你是否有足够的心理能力承受? 如果你慎重考虑过,有足够的能力,有足够的爱心和责任心,请发一份个人简历,并附上你对义教的看法(字数不限,仅供参考)到:XXX 欢迎有意向的朋友发邮件咨询。 趁一村上课那阵子,我去客栈看望一起徒步进来的朋友。他们就住在雨崩往事,学校旁边的一个客栈。 凭心而论,雨崩真的很美。特别是和朋友一起坐在客栈的阳台上烤太阳,看着对面的梅里雪山,那份惬意。世外桃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意味着与世隔绝。对游客来说,这里真的很适合度假,可以暂时抛开世俗的一切。但长住就另当别论了。 远处是雪山,但阳光下一点都不冷。 和雨崩往事的老板及北京大姐合影(小冯帮我拍的)我特别喜欢这张的笑容,很灿烂。 晚上在雨崩往事一起吃饭,一村不愿意来,我把她拉过来。来雨崩的客人太多了,出出进进诱惑太大,很多人请她吃饭,她都不愿意去,在这个封闭的环境,她已经习惯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也不愿对人多说自己。 听说一村来雨崩第一年只吃过一次肉,还是游客请的。所以小冯特意叫了只土鸡,(150一只)热情的替一村装了一碗又一碗。后来才知道,这里的鸡都是从几十公里外的尼农运过来的。 晚上,我们打着电筒回学校,村子里没有路灯。 这就是学校的宿舍,也就是我住的房间,看上去还不错,却是个豆腐渣工程。之前一直漏水,后面上面加了个蓝色铁皮,但有时还会掉一些小石头土块之类的。晚上听着外面牦牛(这里牦牛都是放养的,没有牛棚)脖子上的铃铛响了一夜,仿佛天籁之音,再看着窗外满天明亮的星星,感觉太棒了! 当时没拍照,只能发张一村拍的照片 早上不到8点,就有学生在外面敲门,一村下去开门。然后是朗朗的读书声,小朋友一个个都很自觉的拿出书来。一村开始生火,烧水。二年纪开始,学生吃住都在学校,她一人不仅负责所有学生的所有课程,还要解决孩子很多方面的问,如语言、卫生、生活习惯等等,给孩子们做饭,照顾起居,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学生都是免费上学,她没有工资。吃的是每周学生从家里背来的青稞土豆,烧得是捡来的树枝。 她差不多一个月去一次德钦县收信、取募捐、购买蔬菜肉类,药品,生活用品等等,以改善学生们的生活和伙食。一般早上9点左右开始做操,学生们都很乖,还有很多村里的人在旁边看。我有时也会跟着一起做。后面穿藏服的是一村老师,旁边是客人小冯 高压锅蒸的米饭,菜是藏区最常见的土豆。一村说这是她自己种的,因为围着的栏杆被猪拱了,吃了不少,现在只剩一小口袋了。还有一些是学生带来的,放久了,都有些焉掉或烂了,一直舍不得扔掉放在那里。荤菜就是腌过的猪肉或是火腿肠,也是客人留给她的。这里要吃新鲜肉不容易,村里一般只有过年才杀猪,平时就只能吃腊肉之类。配上酥油茶,大家吃的还是很香 饭后我们一起去村子旁边的树林散步,抛开物质上的种种缺乏,雨崩真的很美 在一村的再三要求下,村里人终于每家每户主动把柴火堆到学校门口,之前都是一村带者孩子们一起拣柴 说实在,在雨崩那些日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疼,甚至有些心酸。三年,不是三天,三个月,是个什么概念。从物质的缺乏到精神上也没有朋友可以交流,还要面对来自外界的不理解,需要一种怎样的信念才能支撑下去。交通不便,手机没信号,没有电视,不能上网,没有商场,没有很多东西,我只是个俗人,我真的做不到! 日本一档关于雨崩的旅游节目,曾经介绍过小刘老师义务支教的事迹,韩国媒体也曾做了报道。但国内媒体似乎比较麻木,也许是义务支教的事情在其它地方也较多,但这种奉献社会的精神值得政府或社团关注。 无法去抱怨村里不重视教育或是国内的教育体系,其实是抱怨也没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事情,譬如捐助等等。希望各位朋友若有机会去雨崩,适当的献份爱心吧,一村老师这种奉献精神值得社会关注,值得颂扬、支持。 如有意寄东西过去,请寄至: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邮政局22号信箱雨崩小学 刘一村收 邮编:674500目前仅邮政的网络能寄达,其他的物流公司都不通的。 每天中午和傍晚,我和一村都会来这转转,特别喜欢坐在那晒太阳,发呆,什么都不用想,时间似乎停住了一般。 早上一早就起床了,为了陪我,一村决定今天带着学生去神瀑,算是郊游吧!昨晚就把今天的干粮做好了,一大包土豆丝包子。我这两天就象被供起来了,一村啥都不让我干,弄的我很不好意思。昨天终于把火生起来了,高兴了半天,回头一看,脸上黑乎乎的全是锅灰,呵呵!这就是学校的小型水利发电机,冬天由于水量不足,导致电压不稳,灯老是忽明忽暗的。至于是什么原理,我看了半天,没看出个所以然上,下雨崩之间走路大约40分钟,从上雨崩过去很多是下坡路。 一村把掉下来的东西挂上去 我喜欢这片树林,感觉很适合拍婚纱或是写真。不久的将来,呵呵,希望有机会再来。中午在雨崩第一家客栈休息,吃包子,小朋友一人一个,大人一人两个。烤火,喝酥油茶,沾了一村的光,当然是免费的。好心的大婶怕我们不够吃,又拿了两个油煎粑粑给一村。 巴桑拉姆的小木屋,离神瀑最近,比较简陋的一个。但现在是淡季,没有开门。夏天,一村最喜欢来这里露营了,到处是盛开的花儿,看着满天的繁星。现在太冷了。前方,五冠峰的背后就是神瀑,不过我看了半天没看到。听说这段时间神瀑那边不时有冰雹掉下来,出于安全考虑,肯定不能带学生去了。所以一村决定下午给学生放假,全部回家洗澡换衣服去。有点奇怪的理由,却是事实。她跟着去家访,由管理站站长带我继续往神瀑方向走。([]
柴裕苹
野 山 清 凉 2009年 6月26日至6月28日,我们一行六人在向导蔡胜民的协作下,完成大别山霍山龙井河1号线局部、广家河2号线全程和狼牙谷3号线大半程的徒步穿越,观瀑嬉水。 喜欢行走,是因为心向林泉。如果你的骨子里刻满了随性与浪漫,那这个世界就无所谓城市与荒原。 2009.6.26,凌晨四点,我们一行六人驱车来到大别山堆谷山村。小憩两个小时,醒来就开始摘向导老蔡家的桃子充饥。 我和老蔡商量了一下行程,酷暑难耐,此行主要去水区。略去1号线无瀑布的地区,必要走完2号线,也就是强度难度最大的广家河瀑布区,3号线主要安排腐败项目。上图红线部分就是广家河线,线路内有11道瀑布,依次为玲珑瀑、贴心瀑、老虎夹瀑、珍珠瀑、万字瀑、彩虹瀑、三道崖瀑、黄崖瀑、飞天瀑、美女献秘瀑和老牛撒尿瀑。返程途经神龙首瀑和龙王樽瀑,再插入1号线看鲤鱼跳龙门瀑,经24道弯回堆谷山村。蓝线是3号线,狼牙谷线,相对强度较低,适宜嬉水。([]
李纯贤
今年2.29—3.25,完成了向往已久的尼泊尔EBC徒步和景区旅游,我们的路线是:成都—加都—卢卡拉—EBC(三人原路返回,一人穿越CHO LA PAAS从GOKYO返回)—卢卡拉—加都—博卡拉—蓝毗尼—奇特旺—加都—成都。产生徒步尼泊尔EBC的愿望,最早是因为两年前在我参加活动的杭州起点登山队的论坛上看到“小妖精FAY”的一个帖子《天堂的约会-尼泊尔14日无背夫无向导徒步》(本论坛也有此帖),当时立马“中毒”, 心想“杭州小妖精”去得,难道“杭州老妖怪”就去不得? 年轻人能够重装无向导,我老头轻装用背夫总可以吧?话是这么说,形成决定还需多方了解情况,掂斤估两。我自己的情况是:65岁,数年前被医生宣布为高血压病人,需每天服药降压; 从03年起间或参加过不少杭州周围野山的登山活动,体能在团队中属中下等; 2009年5月去川藏,在定日珠峰大本营徒步5公里,2010年春节从德钦雨崩徒步到梅里雪山大本营, 这两次高原行走都感觉高反轻微;去年五一,作为EBC徒步的热身去爬了浙西清凉峰(海拔1787.4米, 8.5小时上下),下山时陡坡砾石路很难走,把四个脚趾盖都顶黑了,筋疲力尽,但还是跟上队伍走完了全程(能不跟上吗?)。浏览了不少有关EBC徒步的网帖,反复权衡,最终的结论是:走EBC不需要超强的体力,但需要有一点意志和耐力, 需要有高原行走适应高反的经历,因此我基本上是能够胜任的, 尽管从古狗卫星图上看下去,我们将要走的路是如此严酷狰狞。根据旅行必须“有钱有闲”的条件, 我把出发日期定在2012年初,在杭州19楼,8264,磨房,台湾背包客栈上都发了招伴帖,帖子发出后,前前后后来联系的有二十多人,包括香港,日本, 台湾的驴友, 但因为我的日程较长,上班族假期不够或不对应,最后成行的只有四人,其实, 这样的徒步旅行结伴最好也就是4-6人,人多了容易意见分歧各行其是。在搜集尼泊尔旅行资料做攻略的过程中,除了上面提到“杭州小妖精”的帖子,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简如邠女士的书《尼泊尔玩全秘笈》,尽管这本书的大陆版本完全以“中国”的面目出现,没有一字提到台湾, 但一看行文风格便知这本书是台湾作者写的。在此真心对这两位女菩萨致谢。 出发前一天晒装备, 说明如下:60升背包自重2.2公斤,总重11.5公斤,EBC路上拿出自己背装相机水壶的小背包,托付给背夫的重量是8.5公斤。考虑到走EBC本人体力有限, 没有带笨重的单反,只带了两个傻瓜机,打印机用来现场打印小照片讨尼泊尔小盆友的喜欢。事后最满意的装备:骆驼全防水登山鞋(740元),天石海子羽绒睡袋(淘宝886元,舒适温零下4°C--零下11°C,充绒800克,自重1.4公斤),宜家0.5升保暖瓶(29元,看瓶贴属日本退货,却是我用过的水瓶中保温效果最好的,让我能在雪山上喝到热水)。为了保持对外联络并免去网本的重量,专门买了一个爱疯4替换原来300元的双卡山寨手机.因为后来三人放弃了计划中的CHO LA PASS, 所以雪套冰爪都没用上。D0 (2月29日) 上海--成都又一次来到这个驴友中转城市,免不了再去逛逛锦里。D1 (3月1日)成都--加德满都(Kathmandu)950从成都起飞, 1130左右飞越喜马拉雅山脉。80年代某个夏天曾首次飞越喜马拉雅, 那时只看到一片赭色的高原, 如同火星表面, 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也十分震撼, 现在则疑惑当时为什么没有看到积雪呢?飞临加都河谷上空加都国际机场, 尼泊尔欢迎你网上招伴集结的四个人(来自杭州, 嘉兴, 漳州)在加都机场外, 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 EBC的冰天雪地正等着狠狠地折磨这四个小子。到达塔梅尔区东口。在所住旅馆对门的旅行代理处买了明天去LUKLA的小飞机票(往返205美元),换了足够的卢比。大街上的尼共竞选广告。外国游客受到尼泊尔武警的严密保护:) 自己去尼泊尔旅游局办理进山证(TIMS), 每份1600卢比。如果委托旅游代理办, 每份要2000卢比,但如果你和代理有其他生意可做, 如委托其代办旅馆,机票,团队游,雇佣向导背夫等等, 代理也可能向你提供只要1000卢比或10美元的进山证,其中有何奥妙他们自己知道。街上的骑警, 把照片在电视机上放大看才看出骑警是位女性, 正用冷峻的眼神瞟我这位“老外”的镜头。人行天桥上的盲人乞丐。穿过加都最热闹的传统集市阿森街(ASON TOL)。 杜邦广场纳拉扬神庙距离这个“苦行僧”的背影十几米远按下了快门,不料他却听到了“咔嚓”声立马转过身朝我走来,“哈哈, 可逮着你了,100卢比!”--看他的表情我猜想他心里是这样想的,他走近向我讨钱,我假装听不懂他的话一脸茫然双手乱挥, 最后不了了之。湿婆和帕尔瓦蒂在他们的神庙上方俯视着芸芸众生。尼泊尔人90%信印度教,湿婆(SHIVA)是三大神祗之一,主管生殖与毁灭, 虽是外形是女的,却是个男儿身(像佛教的观音菩萨?),以男性生殖器(LINGGAM)为象征; 帕尔瓦蒂是湿婆的配偶,是喜马拉雅雪山神女,代表幸福美满的婚姻,以女性生殖器(YONI)为象征。D2 (3月2日) KATHMANDU--LUKLA (海拔2840)--PHAKDING(2610)--MONJO(2840)加都国内机场大厅买的是YETI的机票,坐的是TARA的飞机, 驾驶员是典型尼泊尔美男。登机完毕, 乘客中有不少当地女藏民, 是去转山拜佛的。 第一次坐这样的小飞机,觉得命都悬在窗外这个黑铁皮包的螺旋桨上。降落了我们的飞机 卢卡拉山地机场,仅有400米斜坡跑道, 据称居世界上最危险的十个机场之首。在机场出口和出发前在网上约好的两名向导背夫会面,决定今天和随后的行程安排。尼泊尔时间早上10:00启程,从机场边的小路上山。刚才得到消息, 本月14号尼泊尔AGNI公司的一架小飞机从博克拉(POKHARA)飞往江森(JOMSOM, ABC徒步的一个起点)途中因技术故障失事撞山, 机上至少17人遇难。无语。 愿逝者安息, 一路走好。难免会想, 同在2012年, 为什么是ABC, 不是EBC?为什么是五月的他们, 不是三月的我们?想起这次旅行前,老同事(曾在空军中维修飞机)劝我不要去坐小飞机。户外运动的风险当然比坐在家中大,但是,生命的本质,就寓在运动之中啊。 夏尔巴人的孩子, 也许从小就学习这种用头顶承重的负荷方式了。1400到PHAKDING午餐, 1710到MONJO投宿。我们的向导(左)和背夫(右),向导能英语会话, 书写也很漂亮,背夫是他徒弟,看上去18岁都不到吧。 D3 MONJO(2840)—NAMCHE (3440)萨加马塔国家公园门口。 在这里查验进山证和购买门票(每人1000卢比)。珠穆朗玛峰(藏语, 圣女峰)在尼泊尔语中为萨加马塔峰(SAGARMATHA),西方人则习惯称埃佛勒斯特峰(MOUNT. EVEREST), 是为了纪念英国统治印度和尼泊尔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George Everest。办公室内记载每年每月进山人数的表牌,2012年3月还是空白。路遇一位在事故中失去一条胳膊的夏尔巴向导,他仍在继续他的职业。 据说今天的路陡升600米比较费劲, 结果却没有感觉, 上午8:00出发, 中午1230即到目的地NAMCHE。下午到市场上去购物,买了气罐, 矿泉水,夏尔巴帽等等。投宿HOTEL TIBET.旅馆店堂里纪念1953年新西兰人希拉里和他的夏尔巴向导诺尔盖首次登上珠峰的的招贴。小时候(1956年)我在上海黄陂路南京路口(现上海美术馆)看过一个《印度摄影展览会》,里面有首次登上珠峰的诺尔盖的照片,所以一直以为首次登上珠峰的是个印度人。 D4NAMCHE(3440)--TENGBOCHE(3860)上午10:00从NAMCHE 出发据向导说这座塔是纪念首次登上珠峰的夏尔巴人诺尔盖的。下午1720在一片阴霾中到达TENGBOCHE的客栈 D5TENGBOCHE(3860)--DINGBOCHE(4410)早上起来挂在室内的毛巾成了冰棍,说明室温在零度左右,自己的睡袋加客栈的一条毯子,基本可以睡得比较暖和。早餐。 NAMCHE以上客栈的房价是100卢比/人,早中晚餐的价格基本上是300-450卢比一餐,热水300卢比/一热水瓶,牦牛奶400卢比/一热水瓶,充电300卢比/一次。 牦牛所背货物的外包装是“浙江温岭工业园区”的饲料袋。今天是上午820出发, 下午1550到DINGBOCHED6DINGBOCHE (4410)今天在DINGBOCHE停留一天,适应海拔。客栈店堂里台湾驴友的帖子。晒鞋,烧水泡方便面。夕阳下的 AMA DABLAM 峰(海拔6858米)D7DINGBOCHE (4410)--LOBUCHE(4940)早餐后在客栈店堂里和房东合影,山上所有的店堂都是同一格局,屋中央通常有个火炉,四周墙边连上约70公分宽50公分高的坐台,上铺毛毡, 再放一圈餐桌,白天可当餐厅,晚间遇旺季客人爆满时可让客人睡在坐台上。柜台上贴了告示提醒健行者在此购买巧克力瓶装水等物资, 再上去越高越贵。 能和心爱的人一起神游喜马拉雅山真是人生莫大的快乐啊, 后面是KANGTEGA峰(6778米) 早上7:50出发,1020到TUKLA午餐,各国登山队健行者都习惯事先做好不干胶LOGO一路留名,俺们下次也要学这一招。这次只能用随身带的红色唛头笔留名(见上方)。爬坡上了这个垭口是一片开阔地,这里有许多在山难中殒命的夏尔巴人和各国登山者的灵塔。 夏尔巴人用石块垒的灵塔。这个德州达拉斯的小伙子25岁就没了, 不知是在雪山冲顶中遇难还是在高反中一睡不起了。亲属的铭文是“愿他的灵魂在此永生,我们爱你, 我们想你”。 在温暖的阳光下看着,读着,泪水忽然涌上了眼眶。 缺氧,大脑有点迷糊,在平坦的开阔地,EBC的温和阳光令人感到舒服,空气中好像有一种甜蜜的意味,体力消耗似到极限,几乎想就地躺下不再起来, 怎么样?像很多高反患者那样,睡下去就不起来了如何?把所有的烦恼一下全部扔在身后,这样的离开世界也未尝不好啊。亲历过许多长辈和同辈的去世,病人躺在医院病床上,围着一大堆心思各异的亲友,身上插满管子,连着生命监护仪,用各种药物维持血压, 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延长濒死者的生命,最后再尝试用大电极刺激心脏复苏 - - 难道这样的死就好么?人的血液里,或多或少流动着早先荒野上群居动物的基因,那些喜欢亲近大自然的登山者探险家的生死观,肯定会和一般人有差别啊。 我们还在向LOBUCHE靠拢, 这位法国大哥已经从EBC下来了,这是我见到的最嬉皮士的“驴友”,脚蹬硬底大皮鞋, 身穿一件到处是破洞的皮大衣,用一根带子背着一个SACK (单口帆布袋, 或曰小偷越货用的大袋子),没有帽子围巾, 没有登山杖, 没有开麦拉,可令所有讲究名牌的“装备控”驴友目瞪口呆 - - - - 前方左面是PUMO RI (7165米), 右面是LINGTREN (6749米)。下午1510到LOBUCHE, 今天走的路在地图上量得的直线距离是9公里,但实际上上下下的距离是多少, 就不清楚了。空中不时响起救援直升机的声音,把严重的高反病人送往加德满都救治,一次救助飞行需5000-6000美元。出发前买过人民币165元的美亚保险,一旦出险只要报保单号就可以得到先行救助,但这样的飞行享受还是不要为好。([]
林育珊
出发后的第二天,三仙岛附近的一片沙滩。被这里的破败渔船迷住了,疯狂自拍不能自拔。想起了加勒比海盗,只听hans zimmer的音乐翻滚而来,此时的我们,化身俩山寨海盗~我们在脸上画上煤灰,扎起头巾,摆的一个个装逼姿势,哈哈哈出发后的第二天,三仙岛附近的一片沙滩。被这里的破败渔船迷住了,疯狂自拍不能自拔。想起了加勒比海盗,只听hans zimmer的音乐翻滚而来,此时的我们,化身俩山寨海盗~我们在脸上画上煤灰,扎起头巾,摆的一个个装逼姿势,哈哈哈出发后的第二天,三仙岛附近的一片沙滩。被这里的破败渔船迷住了,疯狂自拍不能自拔。想起了加勒比海盗,只听hans zimmer的音乐翻滚而来,此时的我们,化身俩山寨海盗~我们在脸上画上煤灰,扎起头巾,摆的一个个装逼姿势,哈哈哈快到蓬莱的时候,我们邂逅了它,一条非常宽广而且没人的大马路,电影迷不禁又想起了美国公路电影!快到蓬莱的时候,我们邂逅了它,一条非常宽广而且没人的大马路,电影迷不禁又想起了美国公路电影!蓬莱海边,我们决定让头盔君自己看会儿夕阳,我们打渔去咯,拜拜!!海边合影,看起来很甜蜜的感觉有木有,可惜那时洞幺还不叫洞幺,洞两也……海边合影,看起来很甜蜜的感觉有木有,可惜那时洞幺还不叫洞幺,洞两也……彼此的手靠的很近,完全没有刚认识不久的感觉,这感觉像一起走过多年的恋人!在八仙过海石雕处合影留念。一转角他们就站在了我们面前,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时间真是特别,彼时的剧所残留的全是美好的意象,哪像现在,我们看任何一部剧都吐糟到没玩。在海滩露营,冻了一晚上只为这短暂的日出!在蓬莱近郊绿油油的麦田,忍不住进去拍照片,我们真不是有意祸害庄稼,我们真的是有走田垄烟台的一个酒庄城堡,记不得名字了已经,洞两给拍的一张特写,没对上焦,不过很有意思,焦点在外,人在心!城堡外的自拍合影,带三脚架果然是值得的。卡片机的特殊效果,创意滤镜什么的最有爱啦在烟台,我们翻山越岭只为去看海,一路上碎石路,上下坡都特别陡,但气人的是翻过山去不是海,但我们乐在其中。在烟台山公园附近一所老房子合影留念,我们总能发现很少人去的有意思的地方,所以,不要对一个地方妄下定论,有时不过是你没发现她的好。这在金山港附近的一条路,因为有烟威高速,所以这条道很少人走,但风景却及棒。威海小石岛附近的一个公园,可爱的小城堡,可惜不能进去了。威海环海路,从此开始没完没了的看一天海。小石岛附近合影留念。路过朋友的酒吧,进去用吉他装了把,别看那架势,其实我只知道那是一把吉他而已啦,其他都不懂。两头驴在看海让我给逮着了。离开威海前在肯德基的合影,中间还有一束花哦,从烟台就一直带着呢,出门在外,带点拍照的道具营造点气氛还是很有必要的啦!在胶州湾,看到了传说中的胶州湾大桥的冰山一角,虽然在迷雾中,还是激动的趴地上合影一张。在海边遇到了这辆28老是自行车,这么好的道具怎能不用呢,果断摆拍根本停不下来呀!在海边遇到了这辆28老是自行车,这么好的道具怎能不用呢,果断摆拍根本停不下来呀!市南区的基督教堂,我们悄悄潜入其中只为好好看这漂亮的建筑一眼,虽然我不是教徒,还是觉得很庄严的样子!不仅潜入教堂,我们还悄悄爬上了钟楼,这是墙缝里的世界!觉得这蓝色的小房子特别漂亮([]
《
《王妃13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全文免费阅读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
《王妃13岁》》最新章节。
全文免费阅读网友情链接